近来,《人民日报》报记者赴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7个省区进行了查询。 “在县城任教已是我的底线”
任教乡村校园的仅占受查询总数的4.1%
依据2010年拟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结业生作业实施办法》,免费师范结业生一般回生源地址省份中小校园任教,鼓舞到遥远贫穷和民族区域任教。到城镇校园作业的免费师范结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援助乡村教育作业,组织到乡村校园任教服务两年。
本年9月,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泄漏:10597名榜首批免费师范生悉数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的中小学任教,39%到了县镇及以下的中小学任教。
到9月27日,记者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7个省区的教育部门收集到了榜首批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的作业数据。据不彻底计算:在17个省区的4821名免费师范生中,作业率超越九成,其间,有41名结业生违约,约占这些省份榜首批免费师范生总数的0.9%。还有266人呈现了跨省作业、休学、无法正常结业等状况。
与高作业率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免费师范生中,下底层作业的自愿并不激烈,到乡村校园任教的份额非常低。
本报于本年2月进行的网络查询显现:在181名受查询的首届免费师范生中,63.5%的受查询者来自乡村,89.2%的受查询者家庭月收入缺乏4000元;6.6%的人挑选了“北上广深”作为意向作业地址,58.0%的人挑选了“省会级城市”,没有人挑选“乡村”作为意向作业地址。
实践作业状况也印证了半年多前的查询成果。
据不彻底计算,除了青海仍然有85名结业生的任职校园层级尚待承认之外,在17个省区4821名免费师范生中,留在省会城市及地级城市任教的结业生超越2500名,占比超越51.9%。
因计算口径不一致,浙江无法清晰在乡村校园任教的详细人数。在其他的16个省区中,陕西、江苏、云南、安徽、江西和河北别离有133名、36名、18名、8名、2名和2名结业生在乡村校园任教,仅占16个省区榜首批免费师范生总数的4.1%;在福建、山西、甘肃、贵州、青海、海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广东10省区,无一名免费师范结业生站上乡村校园的讲台。“在县城任教已经是我的底线”,一名免费师范生清晰表明。
“渗透到偏僻区域还需求时刻”
“保编保岗”竟让优质生源成“烫手山芋”
记者在查询中发现,这批免费师范生也远不能为广阔底层,尤其是偏僻区域乡村的师资“解渴”。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为例,首届466名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成了各校园,尤其是县镇一级校园的“香饽饽”。
在本年3月举办的“贵州省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结业生作业双向挑选招聘会”上,2747个岗位和466个免费师范生构成了求过于供的局势,需求数与结业生数量之比挨近6∶1,用已经在遵义县一中任教的免费师范生苟国权的话来说,招聘会现场我们都在“抢人”。
贵州省大中专结业生作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坦言,关于“家底薄”的贵州来说,首先要确保这批优异师资先回到省内任教,“在市、县一级就能被彻底吸纳,还到不了更远的当地。跟着市、县优质教师的渐渐饱满,这批教师才或许逐步渗透到城镇,乃至更偏僻的区域,这需求时刻。”
在招聘会上只“抢”到一名免费师范生的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普定一中校长朱怀志,多少有些怅惘:本年的免费师范生数量太少,要是多一些,县级中学就能吸纳更多人才。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有些区域,这批结业生却成为教育部门的作业担负。
依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结业生作业实施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免费师范结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为了确保榜首批免费师范生作业,各地一般的做法是“双向挑选+政府组织”。假如学生没能自己找好作业岗位,生源地址地会供给“有编有岗”的教职。
“你们都不知道啊,组织这300多人真费力!”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侯铁军道出苦恼。
“侯铁军们”的苦恼是:组织每名免费师范生作业都触及岗位、编制和钱,各地的教育、人事、财政部门都必须全程参加、详细执行。“因为权限问题,许多作业,教育部门只能和谐”。
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根本矛盾在于新结业的免费师范生,不自带编制,占用了本地教师和等岗教师的时机”。一名教师点破“天机”:保编保岗的“兜底组织”让本就教师编制吃紧的部分区域“落井下石”。并且添加教师编制,则意味着当地财政担负的加剧,因而,部分经济状况欠好的区域关于接纳免费师范生积极性不太高。
别的,“到底层和乡村从教自愿单薄”使部分免费师范生无法经过自在的双向挑选实施作业。侯铁军剖析说,现在江西底层教师总体上不满编,但结构上失衡,免费师范生只需乐意回来从教,根本能够处理编制和岗位。但是,乡村校园根本没人乐意去,结业生们想留在大中城市。这就造成了为难局势:一面是乡村师资“不解渴”,一面是部分免费师范生“找工难”。
无法达到双向挑选的结业生只能由生源地址地兜底组织至相关校园作业。一名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到最后,不少结业生的作业经过行政手法处理,从省执行到市,市里再执行到县。”因为学生作业期望值高,“越往下,越难组织”。
作为享用“免费大餐”的主力,乡村学子以高出重点线至少二三非常的成果考进部下师范院校,梦想着经过读书跳出“寒门”。4年大学结业后再回到落后的家乡从教,他们既惧怕舆论压力,也遭遇着经济压力。
据了解,部分省区免费师范生的月薪酬多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因为任教校园不能供给住宅,我们遍及反映经济压力大。“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薪酬,除掉房租、水电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在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张杰恶作剧地说:“以现在的经济条件,娶媳妇都不敢奢求。”
除了物质日子条件上的忧虑,往后的开展和进修的问题也是免费师范生们关怀的焦点。
在查询中,多名免费师范生表明,虽然在沉着上认同进步国家根底教育水平需求有人贡献,但在底层从教10年所要投入的本钱仍然令他们望而生畏。长时间日子作业在信息阻塞的遥远区域,会不会与干流社会脱节?训练和进修的时机较少,事务上会不会与作业在城市的同学拉开距离?对工作远景的忧虑也是免费师范生除了待遇之外另一个不肯“下去”和“留下”的主因。
在贵阳市开阳县榜首中学任教的高洪就正苦恼着:“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详细怎样操作,现在还没有细化的计划。”